<td id="681g9"></td>

<tr id="681g9"><s id="681g9"><menu id="681g9"></menu></s></tr>
  • <object id="681g9"></object>

    <p id="681g9"></p>
      <p id="681g9"></p><p id="681g9"></p>
      1. 搜索 海報新聞 融媒體矩陣
        • 山東手機報

        • 海報新聞

        • 大眾網官方微信

        • 大眾網官方微博

        • 抖音

        • 人民號

        • 全國黨媒平臺

        • 央視頻

        • 百家號

        • 快手

        • 頭條號

        • 嗶哩嗶哩

        首頁 >新聞 >社會新聞

        “研學熱”來襲!如何讓 “教育+”名副其實

        2023

        / 04/20
        來源:

        海報新聞

        作者:

        楊童童

        手機查看

          近日,山東青島第九中學研學團在南昌“全軍復誦”《滕王閣序》的短視頻火了,百余名學生在滕王閣前集體背誦《滕王閣序》,鏗鏘有力,朝氣蓬勃,相關視頻在各互聯網平臺上收獲了百萬點贊量。很多網友表示,這樣的研學活動非常有意義。

          今年春天,許多家長、老師的朋友圈關鍵詞就是“研學”。研學是學校教育和校外教育銜接的一種創新形式,隨著文旅全面恢復,研學“熱度”居高不下,越來越多的家長正通過研學這一形式,不斷豐富孩子的課余生活。

          多方因素催熱研學市場

          研學發展與旅游轉型“雙向奔赴”

          研學旅游是一種“教育+旅游”的全新模式,在研學旅行的過程中,學生可以通過多樣的探究性學習方式與實踐活動,深入了解歷史文化、培養實踐能力、團結協作能力和問題處理能力等。

          研學火熱,很大一部分原因源自教育改革所傳遞出的新信號。2016年,教育部等11部門聯合印發《關于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》,要求各中小學要把研學旅行納入教育教學計劃,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統籌考慮,促進研學旅行和學校課程的有機融合。而近年來高質量素質教育的持續推進,更讓獲取課外實踐和知識的市場需求日益旺盛,于是研學市場和研學產品便應運而生。

          另一方面,由于雙休日、寒暑假、節假日等學科類培訓機構不能開展培訓,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需求增加,部分家長就送孩子參加研學旅行,該類需求催生了大量研學產品的出現。

          此外,近兩年研學市場的加速發展,也與文旅市場積極轉型、尋求突破有關。根據當下市場需求,許多旅行社推出了富有特色的優質研學產品。此外,不少景區、鄉鎮依托當地文旅業態,在現有項目基礎上進行全面升級,積極推出一系列研學產品,如背誦《滕王閣序》就是滕王閣景區的研學項目之一,今年以來吸引了大批學子前來打卡。

          隨著研學旅行成為在校學生的剛需,未來三至五年內,研學旅行市場總體規模將超千億元,加上成年人和老年群體的研學旅行需求,市場規模將進一步擴大。

          人文、科學類研學最為熱門

          主題、消費模式趨向多元

          多個2023年文旅大數據報告顯示,人文景觀持續火熱,深入挖掘當地特色文化是很多研學游課程的重要部分,不少年輕家長都將可以讓孩子開闊視野、增長知識的人文類景觀作為假期“寓教于樂”的首選。在山東,眾多中小學步入山東博物館、東營黃河文化館、濟寧三孔旅游區、尼山圣境等文化景點,探索齊魯文化源遠流長的發展史,感受禮儀之邦五千年古風傳承。

          “一起認識世界”仍是親子研學的熱門方式——科普類研學實踐基地對于學生群體來說,有著較高的市場需求,因而成了目的地的新寵。在假日里寓教于樂,和孩子一起觀察生物、探索未知世界等,是家庭研學的首選。如山東省科技館新館自今年1月10日正式開館以來,人氣一直居高不下,成為學生和家長們必去的打卡地。

          與此同時,研學活動的主題及內容也不斷創新和升級,以滿足這一新興市場的實際需求。從機構發布的參加研學旅行意愿調查來看,70%的人期望旅行時長是6至10天,88%的人能接受人均花費在3000-10000元。除了傳統的自然、地理、歷史、人文、科技、體驗等主題,如今的研學更懂得針對年輕家長的喜好與需求,與時尚的新興經濟業態相結合。與科普、文化、工業、體育跨界融合的露營研學營、虛擬現實研學營、極限運動研學營等形式,令市場呈現出多元化的研學消費模式。

          無研又無學

          “輕研學”現象仍廣泛存在

          青少年學生開展研學旅行,是教育部的明確要求,是活躍第二課堂、實施素質教育,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必要舉措。研學旅行主要有兩種方式,一是由學校組織,二是由旅行社或研學旅行公司、校外培訓機構組織。后一種研學旅行,參與組織的社會力量多元,存在缺乏規范與監管的問題。研學旅行無研、無學,主要就存在于校外機構組織的研學旅行中。

          點開某出行平臺搜索“研學”相關產品,價格從300元至萬元不等。點擊詳情,會發現有些產品雖然打著“定制”的名頭,但更多還是偏向旅游的“輕研學”屬性。如一個價值8000多元一人的6日親子研學產品,多是家長帶著孩子游覽景區、逛博物館的度假類行程;一個在題目上寫著“草原親子研學”的產品,從活動流程上來看,則基本是以孩子為中心的游玩項目。類似的研學旅行淡化了教育性和實踐性,幾乎等同于春游、秋游及夏令營活動。

          還有校外機構把常規的免費參觀包裝為研學旅行,只為收取更高的費用。例如不少研學項目中,部分人均收費數千元的活動,參觀的其實是一些免費開放的博物館。所謂到高?!坝螌W”,往往就是一趟走馬觀花,體驗校園生活、參觀科學實驗,深度了解學校和專業只是宣傳的噱頭。

          規范行業、正確選擇

          如何讓“教育+”名副其實

          研學既少“研”,也不“學”,針對此類現象,網友也提出建議,希望有關部門能夠進一步規范研學旅行,繼續完善監管機制。

          值得注意的是,部分地區已陸續出臺了相關政策規定。近日,江西省南昌市教育局發布了《關于進一步規范全市中小學研學實踐教育的通知》,指出各中小學校要把研學納入教育教學計劃,做好相關規劃,同時應盡量避開旅游高峰期和人口密集景區等。廣東省湛江市教育局則發出特別提醒,堅持安全第一、預防為主,規范研學活動組織管理,確保外出集體活動師生生命健康安全。

        廣東省湛江市教育局發布的特別提醒

          同時,價格虛高、名不副實、賣弄噱頭等行業問題,也是不少家長的共同關注點。作為家長,在為孩子選擇研學活動時,應注重研學項目的品質、安全和正規,建議選擇正規、有經驗的企業或機構,并結合孩子年齡段和自身學習能力選擇,讓研學旅行真正做到研有所思、學有所獲、旅有所感、行有所得。

          (海報新聞編輯 楊童童 綜合中央廣電總臺中國之聲、光明網、中國新聞網、錢江晚報等)

        責編:劉旋

        審核:高娜

        責編:高娜

        相關推薦 換一換
        久久综合99re88久久爱,久久综合九色综合网站,久久综合九色综合久99,一本久久知道综合久久

        <td id="681g9"></td>

        <tr id="681g9"><s id="681g9"><menu id="681g9"></menu></s></tr>
      2. <object id="681g9"></object>

        <p id="681g9"></p>
          <p id="681g9"></p><p id="681g9"></p>